• 不锈钢加工厂
  • 不锈钢加工厂
  • 彩色不锈钢板
  • 不锈钢加工厂

最新公告:   无锡昌万金属制品调整与组合,成功地实现了产品品牌化、经营诚信化、目标国际化,在不锈钢市场诠释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概念,成为无锡不锈钢行业的一枝独秀。  公司位于大型“江苏东方钢材城”,地处新312国道延伸段北环路旁,沪宁、沿江、京沪、锡澄、锡宜(宁杭)5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,东临锡港路,西近锡沙二线, 南靠北环路,北依沪宁高速,交通便利,环境优美。  公司自组建以来,在“合作、诚信、高效、创新”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,以“尊重、诚信、卓越”为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,先后与广州联众、山西太钢、宁波宝新、上海宝钢、上海克虏伯、昆山大庚、台湾烨联、南非哥伦布、比利时阿贝德、芬兰奥托昆普、韩国浦项、瑞典阿维斯塔... 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无锡不锈钢管

地址:无锡市锡港路108号
工厂地址: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
电 话:0510-68795107
传 真:0510-83631219
手 机:13771041262
网 址:www.wxxyfgy.com
邮 箱:596181598@QQ.com

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行业新闻

永兴材料研究报告:特钢稳中求进,锂业扶摇而起

2022-03-16 16:25:26 点击数:

1.不锈钢长材龙头,进军碳酸锂产业链成效显著

永兴材料是中国不锈钢棒线材龙头企业,主营业务以中高端不锈钢产品为根基,近年 开始布局碳酸锂产业链,逐步完成从特钢企业向新材料企业的转型。公司最早成立于 2000 年,前身为湖州久立特钢,并于 2015 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。

目前公司股权结构稳定,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高兴江,截至 2022 年 3 月 14 日, 持股占比约为 36.49%。高兴江先生同时是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,曾经担任过 12 年久 立集团的副总经理,具有二十余年的钢铁行业经验。此外,公司第二大股东是浙江久立特 材,持股比例 8.87%,作为永兴材料重要的特钢业务下游客户之一,双方具有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。

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特钢新材料和锂电新能源两个部分,其**钢新材料板块是公司长 期以来的主营业务。在不锈钢长材方面,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国内前二、国际前六, 在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。当前公司拥有不锈钢粗钢产能 35 万吨,主要特钢产品为高 品质不锈钢线材和棒材,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、机械设备、能源电力、交通设备和特殊 合金等多个领域。

此外,公司自 2017 年起开始在锂电行业布局,通过对江西合纵锂业增资进军碳酸锂 领域;此后陆续收购永诚锂业、花桥矿业等公司的股份,逐步完成电池级碳酸锂采矿、选 矿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。

随着碳酸锂一期项目于 2020 年顺利投产,当前公司拥有合计 170 万吨/年的锂云母 矿选矿能力和 1 万吨/年的碳酸锂产能。同时,公司二期的年产 2 万吨碳酸锂项目和配套 的 180 万吨/年选矿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,各产线预计将从 2022 年一季度起陆续建成, 并于 2022 年底达到 350 万吨/年的选矿产能和 3 万吨/年的碳酸锂产能。

IMG_256

2021 年以前,公司特钢业务营收和利润占比均在 90%以上。公司历史营收在经历 2016-2018 年的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,即便是 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,仍实现营业收入 49.73 亿元,同比增长 1.3%。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2.58 亿元,同比下降 24.9%,主 要是因为收购锂电资产导致的资产及信用减值,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%。整体而言, 公司特钢业务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。

2021 年在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推动下,公司锂电板块业绩表现优异,1-9 月贡献归 母净利润 2.18 亿元,占比达到 39.62%。锂电板块盈利的大幅上升,推动公司业绩显著 增长:2021 年 1-9 月合计营收达到 49.22 亿元,同比增幅 35.34%,合计实现归母净利 润 5.5 亿元,同比增长 116.61%,未来随着碳酸锂新增产能不断释放,锂盐业务的重要性 将持续提高。

股权激励有助于健全公司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。2020 年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,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、核心管理及技术(业务)骨干员工等 58 名员工授予 503 万股 限制性股票,占当时股本总额的 1.38%。股权激励能够有效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,提高 公司运行效率、实现内生增长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2. 不锈钢业务精耕细作,定位高端市场

2.1 不锈钢长材市占率国内第二,技改助力产量稳步提升

公司在特钢业务方面拥有炼钢产能 35 万吨/年,主要产品为不锈钢长材和镍基合金, 侧重生产奥氏体和奥氏体—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棒材。相对不锈钢板材而言,不锈钢长材在 我国不锈钢总产量中占比较为稳定,近年保持在 13%-14%水平,有市场较小且相对集中 的特点。

近年我国不锈钢长材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高,CR5 占比从 2016 年的 59%提高至 2019 年的 74%。从具体企业分布情况来看,青山集团在不锈钢长材领域第一的地位稳固, 占比保持在 50%以上;而永兴材料的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二,近年维持在 7%左右水平。

IMG_257

永兴材料通过改进浇铸技术、优化生产工艺,提高了产能利用率。公司炼钢产能包括 一厂的 10 万吨和二厂的 25 万吨,之前炼钢一厂采用模铸工艺,成材率约为 86-88%,产 能利用率相对较低;而二厂连铸工艺的成材率稳定在 98.5%以上。目前公司成功将炼钢一 厂 6 万吨产能/年的模铸生产设备改造为连铸机,并保留剩余 4 万吨的钢水模铸产能用于 生产特殊钢、耐蚀合金产品。

技改完成后,公司特钢产品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。2020Q2 以后,公司特钢的季度 产量从以往 7.4 万吨左右显著提升至约 8 万吨,增幅约为 8%。全年来看,考虑到 21 年 一季度产销量同比有较大增长,预计 2021 年公司不锈钢材产量可以达到 31.55 万吨,较 20 年增加 2 万吨左右,对应销量为 31.41 万吨。

因为一厂剩余 4 万吨模铸产能生产特殊钢的成材率较低,假设为 75%,与 34 吨连铸 产能 98%的成材率加权计算,故可得出整体成材率约为 95%,对应钢材产量上限为 33 万 吨。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后续特钢产销量有进一步提高空间,预计 2022-2023 年产量分别 为 31.9 万吨和 32.6 万吨,对应销量为 31.76 万吨和 32.46 万吨。

2.2 主要下游回暖,供需格局改善

公司不锈钢长材的主要下游包括油气开采及炼化、机械装备制造、特殊合金材料、电 力装备制造和交通装备制造。其中石化和机械行业占比较高,分别约占 50%和 34%;其 它领域占比均低于 10%,且电力领域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,而特殊合金和交通领域则稳定 增长。

石化领域是不锈钢长材的最大下游,开采、运输和储存等各个阶段均需要使用高耐蚀 性的不锈钢材料。

开采方面随着原油价格回升,“三桶油”2021 年的计划资本性开支有所恢复:除中 石油同比略微下降 3.04%以外,中石化和中海油同比分别大幅上升 23.76%和 22.73%, 且在当前全球能源价格高位情况下,预计油气开采方面的不锈钢长材需求将明显回暖。

IMG_258

同时在输运阶段,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也提供了较大需求增量。根据发改委 2017 年发 布的《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》,2025 年油气长输管道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16.5 万 km 提 高至 24 万 km;为达成既定目标,未来五年油气长输管道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.8%。

机械领域需求分散于各种零部件中,整体需求保持平稳。以紧固件为例,2014-2019 年期间产量保持稳定增长,CAGR 为 3.38%;仅 2020 年略有下滑,但仍高于 2018 年水 平。2021 年在出口推动下,预计全年紧固件产量有明显回升,同比将增加 6.2%。

能源电力方面,碳中和政策下火电投资受到抑制,但核电有望成为新增长点。尤其在 风电光伏受到储能技术限制的情况下,清洁、稳定的核电重要性日益提升,2021 年 1-11 月投资增速达到 51.4%。且参考发达国家的情况,2020 年我国核电占比仅为 2.24%,远 低于美国的 8.41%和欧洲的 9.64%。故中长期来看,我国核电有较大潜在增长空间,核电 用不锈钢未来增量可期。

交通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和高铁。其中汽车短期产量受到缺芯问题影响,但已经出 现边际改善。2021 年 4-8 月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持续影响到汽车生产,当月产量同比也 持续下行,不过 9 月起已经出现边际改善。随着后续缺芯问题逐渐得到解决,预计 2022 年汽车行业对于不锈钢长材的需求将有 15%左右的增长。

近年我国轨道交通保持较高增速,为不锈钢长材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。2020 年我国 轨道交通投资额为 6286 亿元,同比增长 5.49%,同时新增线路长度为 1233.5 公里,同 比增长 26.54%。2021 年 1 月,交通运输部印发了《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》,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,将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运营里程 3000 公里,预 计将有效提振不锈钢长材需求。

IMG_259

故综合来看,以石化、工程机械、能源电力为代表的传统领域需求稳中有增,同时随 着我国钢材消费进入平台期,未来半导体、医药、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精密管材需求将显著 提升,航天航空、海洋工程、国防军工领域的特种钢管大有可为,预计十四五规划期间, 不锈钢长材需求 CAGR 将保持在 7%-8.5%。

因此,在供给端扩张放缓、需求保持增长的局面下,预计 2021-2023 年不锈钢长材 供给将分别过剩 57、39 和 20 万吨,未来随着过剩程度逐渐改善,其价格中枢将有所提 升。

2.3 国产替代助力产品结构升级,售价显著提高

我国低端不锈钢产能过剩,但高端产品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,很多领域仍依赖 于进口。仅以锅炉管和油气管为例,近年进口量始终处于 5 万吨以上水平,且 2021 年同 比增长 22.17%至 6.55 万吨,虽然看似绝对量很小,但售价可以高达 10-50 万元/吨,若 全部被国产替代,也将提供可观的市场增量。

高端产品的国产替代趋势下,不锈钢产品售价有望大幅提升。以不锈钢无缝管为例, 其进口价格一直较高,2021 年进口均价为 15850 美元/吨,折合人民币约 10 万元/吨, 远高于国内产品出口和对内售价 3-5 万元/吨的水平。

2020 年以来海外高端钢材产能受到疫情影响,为我国不锈钢企业提供了一个加速国 产替代的良好时机。在此背景下,公司抓住良机,在附加值高的核电军工、特殊合金材料、 交通运输等领域不断加码,解决国外钢企在这些领域卡脖子的问题。

目前公司在核电厂海水系统大口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、GH2123 高温合金等产品 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,同时高端装备堆焊用镍基耐蚀合金 N06625 盘条及内燃机用 21- 4N 奥氏体气阀钢成功研发并形成批量销售。公司在建的 2 万吨汽车高压共轨、气阀等银 亮棒项目预计将在 2022 年投产,有助于打破意大利科尼等公司对于汽车高压共轨的垄断。

IMG_260

国产替代使得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,吨钢售价大幅回升。以交通设备和高端特殊合 金业务为例,二者营收占比分别从 2018 年的 0.6%、2.9%提升至 2021H1 的 2.98%、 7.98%。原料价格上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,预计 2021 年公司平均吨钢售价将得到显著提 升,同比上涨 19.48%至 19147 元/吨。

2.4 以销定产锁定成本,盈利能力保持稳定

公司特钢的生产主要采用短流程工艺,原料包括不锈废钢、镍合金和铬铁合金,合计 占成本的 90%左右,其中又以不锈废钢为主要成本来源,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。不过公司 通过“以销定产”的经营方式和“成本加成”的定价模式,做到根据原材料价格确定销售 价格,有效避免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。

IMG_261

因为不锈钢价格受原料成本影响波动较大,单吨毛利相比毛利率更能反映不锈钢产品 盈利能力。得益于科学的经营和定价模式,公司不锈钢管坯价格和废不锈钢价差一直较为 稳定,2017 年至今吨毛利始终高于 2000 元/吨;而吨净利除 2020 年受下游需求弱势影 响略有下调外,整体基本处于 1100 元/吨以上的较高水平。

综上,公司特钢业务是业绩的压舱石,具有较强抗周期性,能够稳定贡献现金流。且 考虑到产品结构在不断优化,后续吨毛利将持续提高,预计 2021-2023 年特钢业务分别 贡献归母净利润 4.22、4.69 和 5.03 亿元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3. 锂电新能源业务扬帆起航

3.1 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,掌控优质锂云母矿资源

全球传统锂矿资源以锂辉石和盐湖卤水为主,合计占比在 95%以上。其中锂辉石矿 品位较高、工艺简单可控,故主要用于生产供给动力电池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锂;而盐湖卤 水总储量高、工艺简单、成本较低,但由于镁含量高,一般提取出的碳酸锂品质较差,进 一步提纯成电池级碳酸锂需要额外工序和成本,所以多用于生产工业级碳酸锂。

IMG_262

不过由于锂辉石总储量较少,经多年开采后矿山品位下降推升了生产成本,且多依赖 于对澳洲矿山的进口,供给稳定性存在不确定性,因此我国的碳酸锂加工行业逐渐把目光 转向锂云母矿等非常规锂资源的开发利用。

2019 年以前云母提锂发展缓慢,主要是受品味不佳和处理工艺复杂等因素制约。一 方面,其原矿品位一般为 0.3%-0.6%,低于锂辉石的 1%-1.5%,导致回收率偏低。且锂 云母含有锂钾硅铝氟等元素,其复杂成分导致提纯难度较高。尤其是氟元素对生产过程干 扰较大,无论是含氟难溶物排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,还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氟酸和氟 硅酸等副产品对设备的腐蚀,均增加了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。

不过随着永兴材料等公司在 2019 年陆续取得技术突破,云母提锂成功实现商业化应 用,在我国锂供给结构中,2020 年其占比从之前不到 5%提升至 14%,目前已成为锂盐 供给的重要补充。

实际上早在 2017 年,永兴材料就凭借特钢业务的稳定现金流支撑,开始在“亚洲锂 都”江西宜春收购优质锂矿资源,深入布局云母提锂领域。

转型过程中,公司主要采用新建与参股并行的方式:“新建”是以控股子公司永兴新 能源为主体,与多家设计院、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,组建新能源锂电材料研发和建设团 队;“参股”是通过增资和股权收购持有合纵锂业和旭锂矿业部分股权,进一步加深对行 业的理解和认识,并充分发挥对参股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力,和新建项目产生良好的协同 效应。

2018 年 1 月,经过前期考察后,公司通过子公司永兴新能源和花桥矿业合资设立花 桥永拓,掌握了宜丰白市村化山矿区 70%的权益;同年 11 月,公司收购江西旭锂矿业股 权,成立控股子公司永诚锂业,进而获得宜丰县白水洞矿区约 45.85%的权益。

IMG_263

化山瓷石矿位于宜丰县花桥乡白市村,目前累计探明控制及推断的经济资源量为 4507 万吨,可采储量为 2616 万吨。化山瓷石矿当前详勘区域仅为 20%,未来开采潜力 巨大。白水洞高岭土矿位于宜春市花桥乡,2015 年 4 月起一直处于开采运营中。根据 2018 年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,花锂矿业需每月按时优先向公司供应同批次中的优质原矿, 富余量才可用于外售,这为公司锂电业务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了资源保障。

两大矿山丰富的锂矿资源令公司锂矿自给率达到约 80-90%的较高水平,外购占比约 为 10-20%。高自给率不仅提高了公司原料供应的稳定性,同时也减少了上游锂矿价格波 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。

目前两大矿区合计探明储量达到 5238 万吨,年开采规模达到 170 万吨/年,权益原 矿产能为 107 万吨/年。同时永兴新能源的二期选矿项目正在建设之中,设计产能为 180 万吨/年,预计 2022 年建成后,总选矿产能将达到 350 万吨/年,权益原矿产能达到 233 万吨/年。

选矿项目建设进度一定程度上会滞后于碳酸锂二期项目,选矿和锂盐产能的错配持续 时间预计约为 3-4 个月。不过考虑到目前选矿能力的过剩,公司通过精矿库存储备和剩余 少部分外购可以有效缓解此问题,预计 2022Q2 的自给率仍能保持较高水平,之后全部项 目达产后,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至 95%以上。

3.2 云母提锂技术领先,增效降本成果显著

复合盐焙烧法和固氟技术的融合使用,令永兴材料提锂率达到 90%以上的高水平。 经过多年技术研发,公司采用复合盐焙烧法,使用硫酸钾和硫酸钠替代原先的石灰石焙烧, 提高了锂的浸出率,同时使得氟元素以氟硅酸盐和氟化钙的形式存在,固氟效率提高至 99.5%以上,环保压力也因此得到缓解。

同时,公司还采用隧道窑技术替代回转窑技术,温度控制更加准确,提升了锂 3%-4% 的转化率;在浸出过滤阶段,使用 MVR 蒸发浓缩装置,实现了自产混合盐的循环利用, 降低了辅料成本;在沉锂阶段,实现了一步法得到电池级碳酸锂,省去了碳化流程,产品 结构得以优化,电池级产品占比有效提升。

IMG_264

此外,永兴材料还通过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,进一步降低了云母提锂的成本。锂云母 提锂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副产品,主要包括长石粉、钽铌、锡精矿和冶炼渣等。

其中长石粉是制造陶瓷、玻璃的重要材料,宜春高安作为全国第二大陶瓷生产基地, 能很好地消化长石副产品;钽铌主要应用于国防、航空航天、电子计算机等领域,包括锡 精矿在内,可以直接出售。冶炼渣方面,目前主要用于水泥添加剂以及制砖,既不产生费 用,也没有收益,后续二期项目冶炼渣处理或将带来一定压力,但公司正在对冶炼渣的再 利用进行重点研发,未来有望开拓使用领域和应用半径。

按行业内锂云母矿山平均水平计算,假设矿山品位为 0.5%,选矿回收率为 90%,则 120 万吨的原矿可以生产 20 万吨 2.7%的锂云母精矿,且 LiO 和 LiCO的分子量分别为 30 和 74,保守假设锂回收率为 92%,整个过程再有 10%的损耗,最后可以得到 1.1 万 吨碳酸锂。剩余副产品中长石粉是最主要部分,假设整个过程中产生 80 万吨长石粉和 20 万吨冶炼渣,且长石粉价格为 40-50 元/吨左右,由此推算销售长石粉的收益可以使单吨 碳酸锂成本降低约 0.32-0.4 万元。

同时,长石粉中约有 25%为石英粉,目前工艺还无法将石英与长石分离,导致副产物 中的石英也只能按照较低的长石价格出售。公司正在研发长石和石英分离技术,一旦成功, 未来副产品的收益还可以进一步提升,预计最终降低成本可达 0.44-0.66 万元/吨。

因此,在提锂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下,公司有效控制了碳酸锂的生产成本。2020 年 三、四季度单吨碳酸锂生产成本(含现金成本和折旧)分别为 3.59 万元和 3.31 万元,下 半年平均吨成本为 3.44 万元。同时一期项目投资额为 5.71 亿元,按 15 年折旧期计算, 折旧费用为 3807 元/吨,由此推算公司 20 年碳酸锂现金成本约为 3.06 万元/吨。

IMG_265

2018-2020 期间锂矿价格相对稳定,故先进行历史成本的横向对比:海外盐湖和国 内盐湖提锂成本分别为 2-3 万元/吨和 3 万元/吨左右;锂辉石提锂成本为原矿和辅料成本 以及 2-2.5 万元/吨的加工费,按照 2020 年锂辉石精矿 390 美元/吨的价格水平,8 吨 6% 的锂辉石精矿可以生产 1 吨碳酸锂,最终得出外购锂辉石的提锂成本约为 4.4-4.9 万元/吨, 自有矿参考天齐锂业约为 3.5 万元/吨。

因此在不断降本措施下,公司云母提锂成本已经降低了和盐湖成本的差距,并明显低 于外购锂辉石提锂的成本,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。而实际上,在当前海外锂辉石精矿价 格大幅上涨至 2635 美元/吨的情况下,外购锂辉石生产碳酸锂的成本已经达到约 20 万元 /吨以上,此时永兴材料自给率高的成本优势会更为显著。

未来碳酸锂二期项目成本仍有下降空间。目前公司碳酸锂产线中回转窑和隧道窑各占 50%,新项目将全部采用隧道窑,回收率提高将导致吨成本下降 1500 元左右。且从固定 资产折旧来看,一期和二期项目的投资额分别为 5.71 亿元和 5.32 亿元,二者年产能分别 为 1 万吨和 2 万吨。因此,待二期项目达产后,单吨折旧成本也会有明显下降。

总的来看,考虑到短期受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、权益外矿石让利等因素影响,预 计 2022 年公司碳酸锂成本将有所上升,全年平均不含税生产成本约为 87751 元/吨。

3.3 供给紧张局面短期难以扭转,锂价居高难下

全球锂资源产量地区分布较为集中,近年澳大利亚稳居第一,占比约为 50%,其次为 智利的 20%和中国的 17%;若从锂矿原料构成来看,目前仍以澳洲等地的锂辉石和南美 盐湖卤水为主,二者占比分别约为 49%和 47%。

IMG_266

当前锂辉石矿和盐湖扩产不及预期,导致短期锂供给持续偏紧。2019 年以来全球锂 供给过剩,锂价低迷下矿企利润收缩,造成海外矿企扩产进度停滞,甚至出现主动减产和 破产导致的被动停产。同时南美盐湖扩产进度受到疫情干扰,而我国青海和**地区盐湖 也因镁锂比高、处理难度大、高海拔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导致开发条件困难,最终造成短期 锂供给增量较为有限。

根据各公司项目进度,预计 2021-2023 年全球锂供给折合碳酸锂当量分别为 47.05 万吨、63.36 万吨和 78.69 万吨。短期内全球锂供给端增量主要源于海外矿山复产,且多 为包销形式,预计 2022 年上半年增量有限,全年增量主要源于海外盐湖锂产能在下半年 的陆续投产。

锂的主要下游需求可以分为电池和传统工业,近年来全球锂盐需求增长较快,2015- 2020 年的 CAGR 为 11.94%,其中电池根据应用领域可以分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、消费电子和储能电池。近年来动力电池用锂需求高速增长,占比从 2015 年的 15.90%提 升至 2020 年的 37.15%,首度超过传统工业,成为当前锂资源的最大下游需求领域。

碳中和政策叠加购置税免征,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高速发展,为锂盐需求增长提 供主要动能。2021 年 1 月我国“双积分政策”正式施行,有效推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扩大和行业的转型升级。21 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持续攀升,月度同比均处于 100%以上, 全年累计销量为 352 万辆,同比增长 157%。

同时欧洲、美国等地区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政策下也呈现高景气态势,即便在 2021 年 上半年全球汽车产业饱受缺芯问题困扰的情形下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高增速,预 计 2021-2023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642 万辆、948 万辆和 1258 万辆,同比分别 增长 114%、48%和 33%。

IMG_267

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(LFP)和三元锂电池,二者原料分别为碳酸锂和 氢氧化锂。其中三元锂电池在能量密度、低温性能和充电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,但出于成 本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考虑,同时技术突破也使 LFP 能量密度在不断提高,导致 2021 年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,7-12 月已经超过 50%。

因此在动力电池路径方面,我们认为虽然三元锂电池长期占优,但短期内磷酸铁锂动 力电池的需求将保持旺盛,进而导致碳酸锂需求增速高于氢氧化锂,据此对动力电池用锂 需求进行测算,预计 2021-2023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碳酸锂消费量分别为 24.72、 36.74 和 49.35 万吨。

碳中和政策下能源结构转型加速,为了实现 2025 年非化石一次能源占比要达到 25% 的目标,预计风电光伏的高速发展将**电力储能需求增长。目前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相应 政策并签订“风光储一体化”相关项目,有 20 多个省市提出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的要求: 湖南、山东、湖北等地为强制配置,山东、甘肃等地为建议配置,比例在 5%-20%之间。

截至 2020 年底,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35.6GW,其中抽水蓄能占比约 为 90%,但新增储能中电化学储能未来发展潜力较高。2020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在没有政 策强制配储的情况下新增装机量为 1.56 GW,同比增长 145%,其中 89%为锂离子电池。

考虑到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商业化应用综合性能较高,其度电成本为 0.62-0.82 元 /kW·h,较抽水蓄能以外的其他方式有明显优势,预计 2021-2025 年全球储能领域锂需 求将保持 50-60%的增速。

同时假设消费电子和工业等领域锂需求保持平稳,经测算,预计 2021-2023 年全球 锂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,未来三年锂需求折合碳酸锂当量分别为 47.5 万吨、62.1 万吨和 77.3 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约 46%、31%和 25%。

IMG_268

进而得出 2021 年全球锂盐缺口为 2.6 万吨,而后随着 2022 年下半年起盐湖放量, 供给极度紧张的情况会逐渐得到缓解,但整体仍然维持紧平衡的状态。

2021 年下半年开始,下游新能源汽车保持高景气,叠加供给增量受限,碳酸锂现货 价格持续走高:21 年均价约为 12.15 万元/吨,较 20 年均价 4.41 万元/吨增长 176%; 且截至 2022 年 3 月 10 日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达到 50.1 万元/吨的历史新高。

未来在短期供给不足的情况下,叠加下游景气持续,预计 2022 年上半年碳酸锂的高 价位将延续,其后下半年随着盐湖产能放量,价格将开始震荡下行,但全年均价仍可达到 35 万元/吨以上。

3.4 后续项目建设顺利,量价齐升增厚业绩

公司碳酸锂一期项目投产以来运行稳定,产能利用率高。目前公司的总碳酸锂年产能 为 1 万吨/年,该项目于 2019 年 9 月进入试生产阶段,并于 2020 年二季度末正式投产。 一期项目 2020Q3 投产至今,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,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 113%。

碳酸锂一期项目的成功经验有利于二期项目的建设和如期投产。二期项目包括两条 1 万吨/年的隧道窑产线,参考一期项目建设时间,且考虑到二期项目第一条产线的公辅设 施可以和一期项目共用,预计两条产线投产时间分别为 22 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。

故公司 2022 年和 2023 年的碳酸锂产能将持续提高,在 2022 年末达到 3 万吨/年, 助力公司业绩增长。我们测算下,预计公司 2021-2023 年碳酸锂产量分别为 11008 吨、 23170 吨和 33000 吨。

IMG_269

后续根据公司规划,按目前掌握锂矿储量为 5238 万吨原矿计算,且化山矿区勘探范 围仅为 20%,保守估计可开采资源量在 1.2 亿吨原矿以上,同时假设生产线合理使用年限 为 20 年,推算可得最终公司凭借自有矿山的锂资源储量,碳酸锂年产能可以达到 5 万吨, 还有较大增长空间。

永兴材料也通过和其他公司合作的形式,做了进一步的产能扩张规划。2022 年 1 月, 公司和宁德时代签署了《合资经营协议》,合资公司规划建设 600 万吨采矿产能(主要承 包宁德的部分矿山运营)、600 万吨选矿产能和 5 万吨碳酸锂产能项目。此外,公司还与 江西钨业签订《合作意向书》,拟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 2 万吨碳酸锂项目。

公司碳酸锂产品的下游客户渠道稳定,新增产能销售渠道具有保障。目前公司的锂云 母碳酸锂品质得到下游厂商认可,包括湖北裕能、盟固利、江西东鹏等,并借此成功进入 LG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特斯拉等龙头企业的供应体系。由于当前下游电池厂、正极厂的 扩产速度远快于上游资源端的扩产速度,故公司新增产能的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情况均比 较乐观。

因此,在当前锂资源供给紧缺、需求旺盛的背景下,后续碳酸锂价格预计保持强势, 公司业绩将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。由于公司碳酸锂价格随市场价同向变化,且考虑到纯碱 等原料价格变化、外购锂云母矿等因素,预计 2022 年碳酸锂价格和原料成本同时上升, 保守假设 2022 年公司碳酸锂全年除税均价约为 30 万/吨的情况下,我们测算全年碳酸锂 业务将贡献净利润 36 亿元。且考虑到公司锂矿自给率较高,盈利弹性较大,一旦新能源 汽车等下游需求超预期导致全年锂均价大幅上涨,公司业绩将得到大幅提升。

公司在氢氧化锂生产方面也有长远布局,可以有效降低未来下游技术路径更替带来的 不确定性。目前公司已经可以通过碳酸锂苛化的方法生产氢氧化锂,一步法的研发正在积 极进行。即便后续市场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价格价差恢复,公司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及技术 研**况来选择是否生产氢氧化锂,以保持锂盐业务盈利的相对平稳。

IMG_270

此外,永兴材料还积极向下游产业链延展,电池项目或将成为新的增长极。根据公司 公告,2GWh/a 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一共分两期建设,一期建设规模为 0.2GWh/a,成功后再继续投入二期建设。该项目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工作温度区间(-50℃ ~70℃)和长使用寿命两个优点,定位纯电动大巴、燃料电池汽车的功率模块、低温环境 储能等小众领域,将和常规乘用车电池形成差异化竞争。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,2022 年 投产后,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。

4. 盈利预测

当前公司不锈钢业务稳定运行,盈利稳中有增;同时碳酸锂二期项目将在 2022 年起 逐渐投产,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背景下,锂盐业务的量价齐升将持续增厚公司业绩。据此, 我们对永兴材料 2021-2023 年盈利做出假设:

特钢业务:预计公司 2021-2023 年特钢产品销量分别为 31.41、31.76 和 32.46 万 吨,同时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,21-23 年钢材价格分别为 1.91、1.95 和 1.98 万元/吨。 预计公司 2021-2023 年特钢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 4.22、4.69 和 5.03 亿元。

锂盐业务:预期碳酸锂二期项目的两条产线将分别在 2022 年 Q1 和 Q2 正式投产, 2022 年碳酸锂总产能将达到 3 万吨。同时参考一期项目产能利用率的情况,预计 2021- 2023 年碳酸锂产量分别为 1.1、2.32 和 3.3 万吨。

考虑到下游需求旺盛,假设产销率为 100%,保守预计 21-23 年公司碳酸锂不含税均 价分别为 9.7、29.9 和 22.1 万元/吨。预计公司 2021-2023 年锂盐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 4.67、36.09 和 40.21 亿元。

  无锡昌万网站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直接拔打13812260514联系,以便本网尽快处理。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若咨询有关产品信息请拨打13812260514或13771041262.

版权所有: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@ copyright 2003-2011 地址:无锡市锡港路108号 工厂地址: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
电 话:0510-68795107 传 真:0510-83631219 网 址:www.wxxyfgy.com 邮 箱:596181598@QQ.com 手机:13376208156 13771041262 联系人:陈经理
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厂,彩色不锈钢板,无锡不锈钢管202不锈钢,304L不锈钢,超宽不锈钢板  
本网站排名由 无锡众鼎软件 全程维护 苏ICP备15050163号-1 免责声明